新闻中心

有张闪亮的名片叫“法治浙江”

2019-03-25 10:47

来源:

“两高”工作报告是司法机关交出的一份成绩单。对这份成绩单,代表们是否满意呢?12日下午,浙江代表团在驻地审议“两高”报告,代表们不仅对两份报告高度评价,还为写进报告的依法审理涉“小猪佩奇”著作权跨国纠纷案、试点移动微法院、严打黑恶势力犯罪“保护伞”等浙江先进经验和做法欣喜不已。

 “两高”报告点赞“浙江元素”,这背后的逻辑关系是浙江在法治建设上的扎实脚印和显著成就,很多留在浙江的创业者,在问到为何愿意留在浙江创业时,法治氛围好几乎是一个吸引创业者的共同因素。作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按照传统的发展观念,其有形的自然资源并不丰裕,甚至可以说中有些“贫瘠”,然而,却成了众多创业者心之所向的“人才宝地”,大批怀揣梦想的年轻创业者,把自己人生的奋斗梦与浙江这块法治沃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年来,浙江省积极努力打造“法治浙江”这块“金字招牌”,注重法治建设与社会效果紧密联系,法治建设的成果转化为了在每一个个案中的公平正义,让广大群众真正拥有了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无论是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的全社会关注和热议,还是“破网打伞”的重拳出击,抑或是试点移动微法院,回眸2018年的法治事件,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案件的合法性、合理性,都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准确运用法律条文、注重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的基础上,一种看不见的法治实力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浙江的“闪亮名片”,创业者,把法治视为最优良的营商环境,群众,把法治视为最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行各业在法治力量的护佑下有序、合理运作,社会活力充分释放,社会秩序更加合理,创新创造充分涌动,法治已经成为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聚宝盆”。

 在浙江,法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工具,而是成为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法治信仰,成为了全社会的一种共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法律工作者,还是普通市民,都把守法、尊法、用法内化于心、外化于心。“法治浙江”是理念、是精神、是行动。从理念到行动,浙江的法治建设进程可以说是法治中国的一个最好样本和缩影,法治浙江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最好例证。

作者:江成中 编辑:杜史敏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