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内部人员作案?大英博物馆失窃丑闻持续发酵

2023-09-04 14:43

来源:

大英博物馆,世界上最大也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近期却被曝出有约2000件馆藏珍品不翼而飞,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挂到网上低价出售。

这起失窃丑闻被英国《泰晤士报》形容为“国家耻辱”。与此同时,文物原籍国对流失文物的追索也加紧了步伐。

当地时间8月25日,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宣布引咎辞职。3个小时后,副馆长乔纳森·威廉姆斯自愿辞职。

事情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当地时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发布一则公告,称有藏品“丢失、被盗或损坏”。

它们大多是存放在同一个储藏室内的小物品,包括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首饰、宝石和玻璃制品,近期全都没有被公开展览过。

8月26日,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证实,该博物馆“失踪”的藏品数量约为2000件,引爆国际舆论。

《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推测,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大英博物馆发布有关藏品失踪的公告之前,一名员工被馆方解雇,他的身份很快被媒体挖了出来。

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56岁,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物专家,资深策展人,已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了30多年。据《泰晤士报》报道,策展人有权独自进入博物馆的私人画廊和大型储藏室,并在离开时不受检查。

随着舆论将怀疑目光投向被解雇的前策展人,希格斯的儿子格雷格站出来,声称自己的父亲“什么也没有做”。

大英博物馆发言人则表示,由于警方正在调查,馆方无法发表评论。

无论“黑手”是谁,此事暴露出的安全漏洞已经让大英博物馆自诩的“文物保管人”角色受到更多质疑。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大英博物馆就曾发生过一系列钱币和奖章失窃案件。

1993年,窃贼从屋顶闯入,偷走了价值25万英镑的罗马硬币和珠宝。

1997年,几本波斯书籍被盗。

2002年,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估价约2.5万英镑的希腊雕像被盗。

2004年,十多件中国铜镜、盔甲和宝石被盗。

2017年,一枚价值75万英镑的卡地亚钻石被曝出在2011年就已经失窃。

《泰晤士报》认为,藏品屡屡被盗和馆方“管理混乱”有很大关系。

据《纽约时报》报道,大英博物馆馆藏的800万件藏品当中,仅有450万件在电子数据库中做了数据编目,约占藏品总数的一半。

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承认,并非所有藏品都进行了“恰当的编目和登记”。这就意味着一些没有编目的小件文物在失窃后,可能大英博物馆自己都不知道丢的是自家的东西。

美国《赫芬顿邮报》则注意到,随着失窃丑闻发酵,大英博物馆如何获得如此之多的文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审视和质疑。

而英国一直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拒绝将被掠夺文物归还,1963年还修改了《大英博物馆法》,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归还文物。

几个世纪来,英国从其他国家掠夺文物,藏于大英博物馆,各国要求英国归还文物的声音从未间断。如今一部分文物失窃了,大英博物馆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寻找这些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文物呢?

(越牛新闻综合央视新闻)

作者: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