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上虞街头,临近中午,在腾飞路435号公厕旁,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傅秋光和搭档杜海华正在疏通排粪管,这已经是他今天的第二单活计。
撬棍、铁锹、舀勺、竹蔑片……两人一样样从电动三轮车上卸下工具。傅秋光拿起撬棍撬起井盖,和杜海华合作用舀勺把窨井中的粪渣一勺勺舀出,再把竹蔑片伸进管道,左右捣鼓。大约一小时后,堵塞管道的尿布等物品被捞出。傅秋光将井口冲洗干净,直起身捶了捶后腰,脸上已满是汗水。
傅秋光正在疏通排粪管。
这两天,由于疫情,傅秋光只能安心待在家里,但心里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傅秋光是上虞环境卫生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位环卫疏通工。63岁的他,身材壮实,一脸憨厚,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光师傅”。从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整整37年,他一直坚守在环卫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只要用得上他的地方,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
化粪池清渣和排粪管疏通,傅秋光干了18年。之前工作的时候,有些人路过会捂住鼻子,嫌弃他身上臭。“一开始有点沮丧,但后来一想,要是没人干这行,大家可能得天天捂鼻子。”怀着这样的想法,傅秋光坚持了下来。2011年,傅秋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的那天,领导和他说,“共产党员要带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成了傅秋光多年践行的箴言。
环卫疏通工作,看似平凡,却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傅秋光目前负责的片区,老旧小区数量众多。由于建成年久,不少小区排粪管道细、易生锈,化粪池也较浅,极易发生堵塞而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这也成为居民们最头疼的问题。为帮助大家排忧解难,这些年来,傅秋光早上班,晚下班,扎进城区的大街小巷,哪里出现问题,他都第一时间赶过去。
有一次正值大年初三,傅秋光在家里吃午饭,突然接到曹娥街道银河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银河新村内的一处化粪池堵塞。傅秋光放下碗筷,带上工具就去了现场。化粪池中的粪水已经用吸粪车吸完,但底部仍有一层厚厚的粪渣,堵住了管道,竹篾片通不进去。傅秋光二话没说直接跳下粪池,徒手去挖粪渣,整整忙活了两小时才把管道疏通。
30多年来,傅秋光几乎跑遍了上虞城区的老小区,对居民们来说,有了傅秋光,他们就吃了“定心丸”。“活尽管脏点累点,但只要能帮上大家的忙,我就觉得很开心。”傅秋光说。2018年,傅秋光退休,听说单位缺人手,他毫不犹豫接受返聘,继续为群众服务,这也让大家很感动。
今年是建党百年,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管多忙,他都积极参与。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次次都听得很认真,有时还会和同事们交流心得。“傅师傅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推动自身工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年8月的一次党员内部学习会上,绍兴市上虞环境卫生管理集团监事长宋江军说,作为新一代环卫人,有义务接好傅秋光等老一代环卫人递来的接力棒。
前不久,傅秋光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领奖回来的当天,听说城区一处窨井盖碎裂,他又马不停蹄奔赴工作岗位。“现在城市市政设施越来越好了,我可能会成为最后一代疏通工,但我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作者:记者 张诗纯 见习记者 章淳 文/摄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