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警官,厂房已经成交了,成交价5200多万元……”电话那头,网拍小组工作人员向案件承办人叶涛反馈拍卖消息。这起金融借款纠纷案件,能在短短20天时间就完成厂房评估、移送拍卖,依托的是嵊州市人民法院的“立审执破”一体化审判兼顾执行机制。
今年3月以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依托全市共建共享的数字化平台,深入开展“三为”专题实践活动,并将这项工作纳入“绍兴市民生意见重点事项清单”,推进法院与协作部门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嵊州市人民法院的“立审执破”一体化处置模式正是其中的一项改革成果。
“切实解决执行难,不是法院一家的事,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综合治理。”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人难找、财难寻”一直是制约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难题。如今,通过数字赋能,法院线上发起协作要求,部门落实协作事项,及时反馈协作结果,三个环节形成一个闭环,提高了执行效率。
同时,全市法院扎实推进执行“一件事”改革,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撬动执行工作难点,逐步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筹推进的一体化多跨协同联动机制,全面建成跨业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的在线多跨协同执行新模式。
前不久,通过大数据查询功能,一名从事教师职业的被执行人进入了执行干警视野。诸暨市人民法院立即行动,向当地教体部门发送协助敦促函,同时申请银行协作,线上冻结其工资账户。得益于“一件事”平台,短短半天时间,被执行人就感受到了压力,5天内便主动履行了全部义务。
“以前的执行可能是办案5分钟,路上2小时。”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实施处副处长毛巨波说,现在就好多了,不动产、机动车、存款、股权等日常查控事项只需要将电子文书通过执行“一件事”平台发送到对应单位,不用半小时,就能收到协办单位的信息汇总及反馈。
截至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内外网系统数据基本联通、协作网络全市域基本覆盖、高频协作事项基本线上办理,“一网通全市、一键达全域、一屏管全程”的多跨高效协作体系初步形成,执行办案效率进一步提高。今年1至9月,绍兴地区执行干警人均结案数171件,同比增加20件;首执案件结案平均用时90天,同比减少15天。
作者:记者 周梦琪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