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民有所呼 我有所为

——我市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三为”专题实践活动纪事

2021-09-26 07:3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从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到推进基层卫生医疗水平提升,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从助力企业招引人才到打造企业政策兑现最优解……在绍兴,每一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得到重视,力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认真梳理民生实事清单,以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企业操心事。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三为”专题实践活动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33项,已实际完成100项,群众获得感、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民生小事,事事暖民心

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关键要突出“实”字,落在“实”处。如何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绍兴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实践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相结合,不断完善为群众办实事的体制机制。

走进越城区“红色政务大厅”,红色观影区、红色读书角、百年党史走廊内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学习。这里不仅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阵地,更是方便群众办事的窗口。“我们组建了小越帮帮团、‘应大姐’助跑小队、‘斌强’户籍专科门诊等红色队伍,为群众提供证件遗失补办等322项便民事项的上门、代办、帮办个性化定制服务。”越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红色代办”即变“被动问”为“主动送”,为群众提供“有难必帮、有帮必解,有求必应、有应必果”的贴心便民服务,目前,全市共完成代办事项17万余件。同时,我市全力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联动体系,七成以上的省定民生事项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解决好“一老一小”的现实问题,不仅关乎个体家庭的幸福和睦,更关乎社会和谐稳定。

我市卫健部门活化健康码管理应用,开设互联网医院,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不善使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群体就医提供人性化服务;市科协举行“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和科技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为老年人提供科普教育;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后,我市全面启动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受益学生达12.3万余人。

在“三为”专题实践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我市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成果和实效。

助力企业,痛点变通点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数智赋能”提效率、“利企惠企”促发展、“机制创新”破难题、“工匠助企”人才链扩容等行动,我市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断为企业松绑。

企业的痛点,就是改革的突破点。我市广泛征求收集企业高频需求,切实把企业最关心的指标纳入“三为”专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优化政策兑现体制机制建设。

“今年,银行通过快速审批给公司发放了‘法人e抵快贷’460万元。”绍兴缤众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笔钱一下子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

信息不对称、“小额、高频”的融资需求特点,让小微企业融资成为“老大难”问题。针对这一痛点,我市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纳入《绍兴市民生意见重点事项清单》30项,通过派驻金融指导员方式,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企业奖补资金兑现难问题,统筹建设“1+9”政策兑现数字化平台“越快兑”,实现涉企政策条款、政策解读、申报指南、申报通知等关键信息“一网发布”、政策兑现“一网办理”、奖补信息“一网智办”,企业和群众通过申报平台实时查询审批进度、处理结果,奖补资金兑现后,还可以通过“好差评”系统进行实时评价,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政策兑现闭环管理、信息反馈有效集成。截至目前,审批承诺时间共减少20694天,平均每个事项压缩26天;兑付时间共减少7790天,平均每个事项减少9.9天;简化材料共1017件,平均每个事项减少1.3件。

着眼发展、聚焦重点,我市还推出绍兴市生物医药“五一〇”十件事服务、“浙里工程师”项目等一系列利企便民、具有含金量的举措,持续为企业投资兴业、群众办事创业松绑减负。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下,“我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有效推动了学习教育和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共同富裕,擘画新蓝图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需要全体浙江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绍兴要如何牢牢抓住重大机遇,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

巩固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中共绍兴独立支部纪念馆、湖滨红色游步道、红领巾广场、团建广场……柯桥区齐贤街道齐贤村的红色景点不胜枚举。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齐贤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近年来,齐贤村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五星3A”创建,高标准打造红色党建研学游基地,今年已吸引400余批次团队超万人次前来参观。

齐贤村是绍兴用红色基因助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在绍兴,青坛六岸村、剑灶村、桃园村、枫源村等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村庄,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唤醒红色资源,点燃绿色引擎,推动全域旅游,实现景美人富。

双向赋能,以数字化改革为关键求突破——

新昌县用11年时间从浙江省次贫县跨越到全国百强县,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连续15年呈缩小态势,达到1.91,今年,新昌获评浙江省缩小收入差距领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首批试点县。新昌将以试点为契机,以“一强三优”(强科技创新,优公共服务、优城镇建设、优收入分配)为主攻方向,致力推进“小县大科技”“小县大城镇”“小县大变革”战略,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新昌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在强县进程中逐步做到富民,在共同富裕的蓝图中绘就崭新一笔。同时,新昌还将重点深化三项改革——薪酬制度改革、股权激励改革、进阶管理改革,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技人员协议薪酬制度,积极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让“智力”变“资产”,让“人才”变“股东”。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站在新征程上,绍兴将继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铺设共富路上的具体行动,擘画新蓝图,创造新业绩。

作者:见习记者 王昭奕 编辑:沈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