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上周六,柯桥区马鞍街道各村(居、社区)的足球场人气爆棚,14支由各村(居、社区)组建的青少年足球队激烈角逐,争夺2021马鞍街道“潮领马鞍”杯村(居、社区)青少年笼式足球赛决赛资格。
此次比赛的足球场,是近年来马鞍街道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的一项成果。马鞍街道借助“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契机,投资约3500万元启动“八个一”惠民实事工程,补齐农村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的短板。到去年,街道各村(居、社区)都有了笼式足球场、灯光篮球场、健身跑道、村级城市书屋、文化礼堂、医疗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家宴中心等配套设施。
建成不等于功成。为用好已建成的民生设施,今年来,马鞍街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完善“八个一”设施日常管理和运维。一方面下拨专项经费,由村(居、社区)落实专人负责日常运维,并将运维情况纳入村(居、社区)年度考核;另一方面,组织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专业比赛,点燃村民参与热情。截至目前,马鞍街道已陆续举行群众声乐大赛、建党百年红歌赛、周末剧场等各类活动、比赛300余场。
记者在山外村足球场看到,草皮碧绿柔软,场地干净整洁。“村里安排专人每天打扫,发现破损及时报修。这个球网就是刚换过的。”山外村村干部说。一旁观战的山外村村民陈嘉隆是个足球爱好者,今年23岁,也是村里足球场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原先踢球只能去柯桥城区的轻纺城体育馆,约一场比赛很费劲,现在方便多了,家门口随时能踢。他们还自发组建了山外村足球微信群,群里有30多人,几乎每天都会相约到球场踢球。
其他设施也没有闲置着。各村设立文化礼堂公益基金,用于本土文化队伍培育,增加活动丰富性,今年来,马鞍各文化礼堂已累计开展活动260余场;在居家养老中心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和共建民营制度,提供配送餐、上门助洗等服务,今年来累计上门提供养老服务238人次;城市书屋与柯桥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累计接待读者3.2万余人次……
“要让民生工程切实有效、持续长久地发挥惠民功效,必须坚持建管并重原则,落实长效运维机制。”马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深化管养机制,加强宣传引导,让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富起来,实现物质和精神同步前进的共同富裕。
作者:记者 杜珊珊 编辑: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