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革命精神灿若明珠

2021-06-17 07:5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在诸暨山下湖,闻名遐迩的不仅仅是珍珠,还有西斗门民众图书馆。

西斗门民众图书馆是浙江省首个农村图书馆,也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图书馆之一。早在1954年,《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就作过报道。时值中苏友好时期,苏联文化部负责人看到报道,还特地选择了一套俄国作家契科夫的小说集寄来,扉页上写着:“赠给中国西斗门民众图书馆”。

日前,笔者来到西斗门民众图书馆。“要说这个图书馆啊,绕不开骆子钊。”带领笔者参观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何建如说。1927年2月,中共西斗门村支部就成立了。不久,骆子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底,中共诸暨县委成立,骆子钊当选县委委员兼农运部部长。后因县委领导有的被捕、有的遭通缉,诸暨党团组织一时出现无人领导的状况。上级机关中共杭州市委遂决定在诸暨东北地区建立中共诸暨临时县委,骆子钊担任临时县委书记兼下北区委书记,临时县委的机关就设在西斗门村。

1928年、1929年,诸暨连续遭遇水灾。至1930年春,饥荒愈加严重。向地主豪绅借粮,有的答应,有的闭门拒绝。骆子钊率近千饥民冲进不肯借粮的豪绅地主家中,破仓分粮。几天后,中共中央派巡视员到达西斗门,策划以诸暨为中心的浙西总暴动。4月22日,诸暨农民暴动在西乡首义,骆子钊于25日率党员、群众跟进,并联合上北区委,于当日下午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了诸暨人民的第一个革命政权——诸暨县北区苏维埃政府。在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下,暴动最终失败。革命力量遭受重创,上级指示诸暨党组织暂停活动,骆子钊也避走他乡。

“骆子钊是1932年回来的。”何建如说,看到村子里一片冷清,骆子钊心中着急。他找来10个伙伴商量,想出了以众人捐钱捐物的办法,建造一个村图书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他们的倡议得到村民热烈响应,不仅亲朋好友捐募,附近的江藻民生舞台戏班来村里演出,收入的一部分也捐给图书馆。1933年4月,图书馆宣告落成,骆子钊先后从上海、北平等地购得各类进步书刊和文艺、知识类书籍2万余册。馆内还配备了锣鼓、胡琴等乐器,供青年人自娱自乐。从此,图书馆便成为西斗门人和周边群众的精神家园。

“数十年来,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直发挥着作用,现在是诸暨市文保单位,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何建如介绍。

作者:通讯员 郭梦霞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