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生意越来越红火,多亏这些干净、甘甜的好水。”如今,每逢节假日,越城区富盛镇金溪村村民金志余经营的农庄便顾客盈门。金志余说,以前,农庄用的水来自附近水库,水质偏黄。如今,小舜江的自来水通到了农庄,水质变好了,连饭菜都更可口了。在越城、在上虞……小舜江的水,让千家万户绍兴人受益,日子也如同这小舜江,越来越甘甜、清冽。
作为江南水乡,绍兴世代向江河寻找生存的水源。到上世纪60年代,水乡绍兴竟然成了缺水之乡。此后,从萧山引水,向河网取水,都因水质或水量的原因,不能满足供水需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的问题日益成为绍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为从根本上解决虞绍平原130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促进绍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995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查、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果断决定实施跨流域引水和区域性供水的小舜江工程。
“小舜江工程,我终生难忘。”绍兴市水利局原局长盛鸿郎回忆,1997年12月8日,上虞市汤浦镇鼓乐震天,当天,绍兴市“九五”期间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小舜江供水工程汤浦水库一期工程举行开工典礼。2001年1月2日,小舜江供水工程正式建成通水,开始向市区和上虞供水。2006年6月19日,小舜江供水二期工程竣工。至此,历经十年建设,小舜江供水工程终于全面建成。
饮水工程不仅提升了虞绍平原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质量,还改善了河网环境,促进了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今,小舜江供水工程带来的甘泉泽被500万人口,汤浦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国家一类水标准。小舜江供水一期工程名列绍兴市(1998-2002)最受市民欢迎的十大工程之首。
与此同时,小舜江工程为改善绍兴人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1年以来,绍兴先后被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绍兴市汤浦水库有限公司总经理施练东站在汤浦水库大坝上,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水面十分感慨。施练东说,为守护好汤浦水库这一江清流,我市自2004年实施汤浦水库水源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制度以来,多次筹资,不断增加补助资金,今年又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从原先的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提高到7900万元,让源头水质保护更有保障。
品尝着甘甜的小舜江水,绍兴对人水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2013年,绍兴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全面启动绍兴水城建设,再现江南水乡魅力,让市民重拾儿时乡愁回忆。站在新的历史维度,绍兴拿出不辱使命的勇气与气魄,攻坚决战“五水共治”,抒写新时期治水新篇章。
今年,是开展“五水共治”的第8年,绍兴已于2015~2019年连续五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并被授予大禹鼎,近三年来,已成功创建美丽河湖50条(个),建设长度达319.87公里(平方公里),其中38条获评省级“美丽河湖”,累计获评数居全省前三。
治水步履铿锵,亮点不断涌现,从城市到农村,一幅幅“水清岸绿、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动人画面,次第呈现,鼓舞人心。
作者:记者 侯嫣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