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陈国庆,短短六七年时间,就白手起家在上海创立了一家广告设计公司。今年10月,他回绍兴招人,希望有更多学弟、学妹加入自己的团队。
“高考第一志愿就填了绍兴文理学院。”来自杭州的绍兴文理学院大一学生小夏说,未来还想留在绍兴工作。
随着绍兴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陈国庆”走了出去,越来越多的“小夏”留了下来。
“十三五”期间,绍兴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市战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完善多元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同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到今年,在绍高校数量已达12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以上,高等教育普及率及教学资源水平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高校快速扩容。
今年10月,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正式开学并迎来第一批新生,成为落户绍兴的第12所高校。今年9月,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在校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达1万人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市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引进并建成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3所高校。如今,绍兴有7所本科院校、5所高职院校。其中,既有地方院校,又有行业办院校、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形成了“独立民办、行业主办、混合办学、校地合作、资源共享”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从2016年的9万人,到2019年首次突破10万人,再到今年近11.5万人。绍兴高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仅次于杭州、宁波,均稳居全省第三。
——学科建设提速。
“高校建设不仅要有体量,还要注重内涵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赵佳维说。从2011年开始,绍兴就设立了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专项资金,今年更是重新修订了管理办法,增加了资金投入,加大在绍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培育力度。
“十三五”期间,绍兴瞄准产业转型和大城市建设的需求特性,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立项培育市级重点学科7个、重点专业23个,形成了现代商贸、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满足绍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5年来,在绍高校获批16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省级一流学科(B类),8个国家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79个省级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绍兴文理学院作为绍兴唯一具有硕士招生资格的综合性大学,“十三五”期间,共获得1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根据美国ESI公布的数据显示,绍兴文理学院工程学学科ESI国际排名进入全球前1%行列,实现了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
——培养模式创新。
培养优秀学生的前提是优秀的教师队伍。“十三五”期间,绍兴各大高校坚持人才强校,加大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培养了一批教学水平高、育人作风优良的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骨干,凝聚了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
在加强内部提升的同时,绍兴高校还不断引入外部力量。今年10月,由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美国菲迪大学和腾讯云共建的“腾讯云国际互联网学院”成立,成为绍兴首家集国际资源、产业资源于一体的国际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一直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向。”赵佳维说,截至目前,绍兴已经成立了29个产业学院。
作者:记者 唐洋洋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