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后”宋晓敏的消费账单里,餐饮支出远不及其他消费,旅游、购物、看演出、报培训班……五花八门的消费种类占据了更多支出份额。“买东西时,更注重商品的品质;每周抽出时间上培训班、去健身房,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这是她的消费观,也是她的生活观。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和宋晓敏一样,不再把饮食消费作为日常消费的“大头”。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已降至27.1%和30.1%,达到了联合国规定的富足标准。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把刻度尺: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十三五”期间,我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折射出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消费范围拓宽延伸,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消费规模稳步扩大。
上周,56岁的市民盛勤建花了5000多元购买了一台5G手机。智能手机、电脑、汽车,已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新三件”。如今的“三大件”早已不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三样”——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设备种类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高端电器“飞入寻常百姓家”,“老三件”不断被“新三件”迭代,“新三件”又不断变成“老三件”。来自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每百户居民家庭的汽车、彩电、洗衣机、空调、电冰箱、计算机等主要消费品拥有量均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作为最敏感的城市神经,消费总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出一座城市的经济表情。“十三五”时期,我市进入了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增速换挡、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重要阶段。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6年的24541元增长到2019年的31109元,增幅达26.76%。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生活需要烟火,也渴望色彩。持续下降的居民恩格尔系数,意味着除了吃之外,人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飞机票、高铁票一键下单,随时随地就能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国货潮牌“下单包邮”,满足年轻人的时尚需求;演唱会、文艺演出轮番上演,娱乐生活日益丰富……
“从消费结构上看,近几年,我市居民的总消费中,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休闲娱乐、交通通信等消费占比不断增加,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乐型转变。”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说。
——新型消费扩容提质。
消费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当消费场景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消费对象从实物向服务转变,消费体验从大众化向个性化探索,背后是耐用消费品供给增加、价格下跌,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也是互联网经济势不可挡的“开疆拓土”。
不久前,我市金蝉布艺联合网红主播薇娅开展直播活动,5分钟销售额超150万元,位居天猫居家布艺类排名第一,大大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通往全面小康生活的道路上,互联网创新、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正在产生强大的牵引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催动消费市场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295.1亿元,同比增长5.5%。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开展直播场次达8万多场,参与直播的商品数超过20万件,零售额达43亿元,累计观看人次超2亿。
与此同时,绿色消费、定制消费、网红消费等新型消费也层出不穷。从“买得到”到“买得好”,从买商品到买体验,居民消费正在加速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小康生活的内涵,就在老百姓不断改善的衣食住行中,就在每个地方日新月异的发展里。
作者:记者 林佳萍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