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细雨中的上虞区谢塘镇晋生村,新春气息依然浓郁,街上挂满喜庆的红灯笼,家家户户大门上贴着福字。70多岁的谢根千,撑着伞踱步去距家200多米的老粮站看变化,那里正在建设谢晋电影文化艺术馆。施工人员已干了快半年,春节期间短暂停工后,正月初七就开始复工,此时正忙着绿化庭院。
入口处的大门,被设计成“仓”字形,简约而雅致。里面,一座仓库已进入外部装饰阶段。由老粮站改造而来的谢晋电影文化艺术馆,已完成内部主体工程,空调、通风设施等也安装完毕。“快了!快了!景观布置完成后,就可以参观了。”老谢兴奋地说,以前外地游客来谢塘,总想来晋生村看看著名导演谢晋的故居,以后可看的就更多了。
老粮站外的宋景河对岸,是谢晋影视文化长廊,建成已有数年。老粮站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15亩,由1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群组成,曾是虞北中心粮库。它也是几代人心中的乡愁记忆:欸乃声中,四邻八乡的村民摇着小船前来投售稻谷,河埠头满是人和谷担。
2021年4月,新粮仓建成投运,老粮站空置出来。“老粮站位于镇内核心地段,后门外百米就是谢晋故居。2023年是谢晋诞辰100周年,为擦亮‘谢晋故里’这张金名片,发挥好地标建筑的最大功能,去年8月,我们启动了总投资2000万元的谢晋故里大景区项目建设。”谢塘镇副镇长周建娣告诉记者,老粮站改造是谢晋故里大景区8个建设项目中的核心项目,准备改造成乡村客厅良仓综合体,内设谢晋电影文化艺术馆、数字乡村展览馆等。
来自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王腾飞博士团队负责谢晋电影文化艺术馆的策划布展,前段时间一直在上海和上虞之间来回奔波。“我们将通过视频、图片、信件等多样化手段,设置‘上虞的儿子’‘摄影机前’‘银幕家园’‘永远的大师’等板块,全面展示谢晋导演的电影艺术成就和精神脉络。”王腾飞说,谢塘是谢晋的生命起点,上海电影博物馆是谢导的精神归宿,双方渊源深厚。布展工作预计2月底结束,3月开馆。
与艺术馆一路之隔的东联村水乡慢街项目,也是谢晋故里大景区的重要建设项目。现场,一座古桥已修复,路面铺设了青石板,两旁的景观融入电影《芙蓉镇》等谢晋经典电影元素,一条可小憩、可漫步的水乡慢街已呈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记者 杜静静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