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年轻时有吃不完的苦 如今却是享不完的福

石桂花老人做了一辈子农民,她感叹:现在的生活,吃不完也用不完,还愁啥呢?

2020-07-14 16:42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老人接受采访时,思路清晰。

“以前的生活是真的苦,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白米饭。”7月7日,新昌县南明街道城东四村,说起过往岁月受的苦,石桂花老人直叹气。

今年已经101岁的石桂花老人耳聪目明,脑子里一直记着以前过的苦日子,如今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现在我已经四代同堂,一大家子都过上了好生活,是享了党和政府的福。”说这话时,老人不自觉挺直了脊背,笑容爬上她满是皱纹的脸庞。

一生最操心全家人的“吃”

老人赠送给记者的香囊,做工精致。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对石桂花老人来说,百年岁月的变迁就浓缩在一家人吃的变化上。

1920年,石桂花出生在位于新昌县城以西的侯村,3岁那年夏天,家里突遭大水,房子倒塌了,父亲只能带着一家人住到附近仅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吃不饱穿不暖。

21岁那年,石桂花嫁到了张家店村(位于今澄潭街道),但生活依然没有起色。大女儿出生不久,为了不被抓壮丁,丈夫开始东躲西藏,一家人的生活更苦了。“我怀二女儿时,一餐白米饭都没吃上,后来实在没办法,去别人家借了两升米。”石桂花说,因为营养跟不上,二女儿从小到大都比较瘦弱,她一直觉得很歉疚。

之后,石桂花的丈夫经人介绍在杭州找了份工作,她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亲戚照顾后,也去了杭州做保姆。

新中国成立后,石桂花和丈夫回到了新昌老家,丈夫先是进了村里的农会工作,后来又进了供销社上班,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也分到了田地,一家人靠着辛勤劳作终于能吃饱饭了。

日子一天天过,4个女儿慢慢长大。石桂花发现自己再也不用为吃不饱、吃不好担心了。“你看孩子们送来的东西,我一个人哪吃得完啊?”指着墙边摆得整整齐齐的各式食品、保健品,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现在让老人操心的是,吃的东西太丰富,曾孙一辈太挑嘴了,“他们怎么不爱吃东西了?”

95岁高龄还去游了台湾

“相比以前,现在就像生活在天堂里,真的是享了党和政府的福。”石桂花老人说,现在每个月政府给她发老年补贴、长寿金,加上女儿们孝敬的钱,根本用不完,现在多活的每一天都是在享福。

“我们都知道我妈妈年轻时受过不少苦,所以想让她生活好一点。”坐在一边的小女儿张亚明告诉记者。

就在石桂花74岁那年,在城里工作的三女儿买了房子,将父母接到了身边一起住。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女儿们想让父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带着他们去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游玩。知道母亲那一辈人对毛主席有着特殊感情,在老人76岁那年,张亚明和三姐带着她又去了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啊,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飞上天。”石桂花说。而在老人95岁那年,女儿们还带着她去台湾旅游。

几年前,石桂花的老伴和三女儿相继去世,这对老人是个打击。如今老人的大女儿已经79岁了,二女儿77岁,就连最小的女儿张亚明也已经61岁了,两个女儿嫁到了外地,留在新昌的张亚明担负起了照顾母亲的任务。但老人还是喜欢一个人住,自由自在,她喜欢去附近的湖莲潭公园散步,附近的人知道她是个百岁老人,都喜欢和她聊天。

就在采访结束时,老人走进房间拿出了两个香囊,做工精致,上面还有小串珠。“知道你们要来,这是我妈妈自己做的,你们一定要收着。”张亚明说,母亲一辈子与人为善,心态好,这也是她们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德。

作者:记者 俞颖颖 文 通讯员 梁志明 摄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